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石化业“寒冬”来临


农资网 2008年11月19日 11:12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
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让人看不到尽头的冬天。

  短短一两个月,遍数国内石化行业的所有产品,价格几乎无一例外地从历史高位跳水。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重点跟踪的168种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价格环比下跌的有106种,占63.1%。

  不到一个月,国内浓硝酸市场主流价格由9月4400元/吨的历史高点,陡然降落至10月上旬的1700~1800元/吨,降幅高达59.1%。这还不是最绝的,另一个重要化工原料硫酸,价格由8月份的2400元/吨直线下降至10月上旬的400元/吨,每吨价格就落掉了2000元,跌幅竟达83.3%,幅度之大令人惊心动魄。

  与此同时,石化行业大多数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产品胀库、销售困难,以致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

  假如没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恐怕谁也不能理解近一个月来国内石化产品价格所发生的戏剧性骤变。

  需求不振

  和近两个月来坐上“滑梯”的国际油价相比,国际市场石化产品的价格跌幅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众多石化产品的基础原料,石脑油的价格水平基本反映出了整个行业的价格全貌。在远东亚洲市场,石脑油的价格近期已跌至284美元/吨的5年低位,然而仅仅在7月份,这个价格还曾达到过历史高点的1200美元/吨,降幅高达76%。而同期的原油价格只下跌了45%,国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市场对化工制品的需求已经出现严重萎缩。

  国泰君安化工行业研究员魏涛指出,目前整个石化产业链都面临着困境:在代表石油端的“二苯三烯”,代表化工端的“三酸两碱”,代表能源替代的甲醇、二甲醚系列,煤化工产业,磷化工产品,塑料、橡胶以及纤维等聚合物材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是一场大屠杀,美国和欧洲需求急剧下降,也在影响中国,但这还远远不是市场的底部。”普氏石化产品部门主管Shahrin Ismaiyatim表现出对市场的极度悲观。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汉林教授表示,虽然我国的石化产品出口很少,但是与石化产品相关的制成品出口量很大,主要出口地为美国和欧洲市场。

  “在全球经济中,美国和欧洲是主体,这两大块是影响石化产品以及相关制成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在这两大主体需求下降的背景下,石化产品的价格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中信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殷孝东分析。

  专家认为:“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对我国出口和投资带来较大影响,外需下滑已基本确定;国内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石化行业的下游如纺织、轻工等行业增速回落较明显,楼市、车市行情陷入低迷,这些都影响了对石化产品的需求。”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关闭。其中,制鞋、玩具、纺织业关闭率达40%以上,塑料加工业关闭率为30%,家电、汽配业的关闭率也在10%以上。受其影响,合成材料、合纤单体、染料、橡胶制品、涂料、胶黏剂相关上游或配套产品需求明显减缓。从目前趋势看,四季度上述不利情况难以扭转,反而可能加剧。

  似乎一夜之间,每一个行业都发生了需求萎缩,石化产业链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像一场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传导,一块压倒另一块:MDI需求减少导致苯胺需求减少,苯胺需求减少导致硝酸需求减少,硝酸需求减少导致液氨需求减少,液氨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原料需求减少;另一链条:全球性粮价和原油价格大跌,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导致化肥企业减产,化肥企业减产导致合成氨生产负荷降低,合成氨负荷降低最终也导致原料需求降低。

  由国际、国内石化需求萎缩传递给我们的最直接的结果,是石化产业的生产萎缩。

  生产困局

  从记者掌握到的情况看,目前石油化工、化肥行业因下游需求减少、销售困难导致了大规模的减产缩产,开工率高的只有80%左右,低的不到30%。即便如此,在产业链上的各个制造环节,无论固体产品还是液体产品,几乎家家的仓库都是积聚为患,大面积的减产并未使堆积爆满的产品库存得到根本消化。在需求没有丝毫弹性的市场上,竞相降价换来的除了越来越小的市场份额和越来越低的利润外,就是越来越高的产品库存。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永生向记者分析,由于国内各石化企业产品销售普遍艰难,大量产品胀库,无法变现,导致流动资金严重匮乏甚至断流,加剧了石化企业的经营困难,其停产、减产面积不断扩大。

  安徽一家生产浓硝酸产品的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记者介绍:“现在总的感觉是三个字:很不好。我所熟悉的化工企业传来的都是停产减产、产品胀库、销售困难的消息,没有哪一家是正常的。”

  大规模的库存占用还集中在产品原料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贸易协调处处长周豫对外表示,由于近期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震荡,导致企业措手不及。8月20日之前企业经营状况都非常不错,但8月20日以后,几天间突然就不行了,原料被压在了手上。

  如硫黄价格从2007年初的80美元/吨,迅速上升到800美元/吨,现在又回落到了80美元/吨,而大幅回落也就发生在最近2个月。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带动了石化产品价格下滑,而由于化工企业在高位买进原材料,因此损失不小。据记者了解,国内最大的化肥生产商—云天化集团目前囤积了约68万吨的高价原材料,这意味着至少30亿元的损失。再加上其他中小型化肥厂的积压,全行业积压的高价原材料约达150万吨。

  中国磷肥协会理事长武希彦对外称,仅高价原材料一项,全国化肥行业亏损已达156亿元,这相当于去年整个磷肥行业76.5亿元赢利额的两倍。

  “不仅是原材料价格回落的问题,金融海啸导致生产市场进退两难。”孙永生向记者表示,由于石化行业需要连续生产,因此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很难通过限制产量或停产来止损,将导致库存积压情况越发严重。

  而随着供需矛盾的深化和产品价格下降,殷孝东认为,石化企业的赢利压力将不断增加,投资效益会受到严重打击。

  一位石化企业的资深营销人员说:“过去化肥产品和化工产品是翘翘板,化工产品滞销时,往往化肥产品会俏销,或者化肥不行时化工就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多产俏销的产品,压缩滞销产品的生产。现在化肥、化工市场都不好,价格一个劲地跌,库存都降不下来,生产结构也没办法调整,生产什么都是亏。”

  产业前景

  目前化工产品市场的主流价格已经进入成本线以下了。如此大面积的亏损,是否意味着产业萧条?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11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目前,我国石油化工全行业亏损企业达4360家,亏损面14.9%,同比扩大0.4%;亏损企业亏损额1605.95亿元,同比增亏1378.3亿元,增加605.6%。

  该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表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是化工行业全面下行的一个缩影。9月,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塑料助剂、合成纤维单体和聚合物出现全行业亏损。

  有专家表示,尽管石化行业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我国石化行业肯定不会出现大萧条”。

  专家持此积极态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各国已联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欧洲大量资金的救市,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和蔓延有所遏制。二是中国经济强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国内消费出现回升,投资增长大体稳定,外贸出口也没有出现大幅度回落,宏观经济正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因此石化市场的走势也将趋于动态的稳定。三是石化产业强于其他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影响最大的是进出口贸易,而且主要是出口贸易。由于石化行业是贸易逆差行业,因此相对轻纺等外向型行业来说受影响的程度比较小。四是石化行业经过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在经受了今年上半年高油价的考验后,应对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加。石化行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优化整合,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张汉林认为,国内石化行业的一个竞争优势是,已经形成了上下游高度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能够应对当前的危机。但若是上下游分割的话,可能就很难应付价格下降对利润空间的挤压。

  业内预计今年四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约为25%。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增长幅度将在28%左右,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增幅为5%~20%。

  另外,在全行业整体下行的现实中,仍有少数细分市场和领域亮点闪现。而这少数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多为技术壁垒高的高科技产品。

  芳纶是工业化的高性能增强纤维中唯一的有机纤维,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橡胶工业等多种工业和民用领域,发展空间很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芳纶的规模化生产企业都仅有几家,呈现明显的垄断竞争格局。在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企业的芳纶产品成为主要赢利亮点。如上市企业烟台氨纶在氨纶行业景气度较低、毛利率降低并且减产的情况下,就从芳纶业务上大有获益。

  企业策略

  鉴于此次危机产生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我们还难以预计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程度会有多深及何时结束。对中国来说,我们必须对外需环境的巨大转变做好准备。

  可以预期,今明两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并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石化行业,使其保持生产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金融危机对国内化工行业的影响其实并不仅仅是坏事。一方面,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会引起一系列化工原料和产成品价格的下降,并进而影响企业销售额、利润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能源价格高、劳动力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最终破产或被兼并,也将顺理成章。

  张汉林认为,石化企业尤其是精细化工企业可从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前需求因素导致油价下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当前的背景可以促进石化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的企业今后不再可能过多依赖资金投入,而应依靠技术进步获得更大发展。

  金融危机还将促进石化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石化制造业的附加值将得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将获得加强,促使企业增强赢利能力,并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

  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仍是机遇大于挑战,尤其对于那些大型化、规模化的石化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对此,山东一位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经理告诉记者:“冬天到了,春天不会远的。”他充满信心地说,公司目前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进行销售渠道建设,一是培育优质控释肥品牌。价格风暴、金融危机只是发生于企业外部的不利因素,对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而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终端培育是企业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懈的重头工作。

  未来,石化行业面临的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时机,将有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被淘汰。在这个时候,养精蓄锐,抓紧优势产品研发,搞好人力资源培育,巩固自有市场,削减冗余开支,裁撤无效投资项目才是发展策略。危机过后,将是更大的发展。目前,石化企业应该踏实地练好内功。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