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磷矿供应困局日益凸显的严峻形势,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两点建议:一要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挖掘潜力;二要限制出口,鼓励进口。
由于开发滞后,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磷化工发展需要,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磷矿价格大幅上涨,32%品位磷矿坑口价已由当时的250元/吨涨到了现在的320元/吨以上,货紧价扬质次成为当前磷矿供应的突出问题。去年,许多远离资源地的磷肥企业因原料供应不足而频频停产限产。
如何突破磷矿供应困局?武希彦认为:
一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矿肥结合、酸肥结合之路,促进磷硫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磷资源远景较好,初步预测资源量达350亿吨。地质部门仍在寻找新资源,发现新磷矿还是很有希望的。有实力的大企业应下大力气寻找新的磷资源,并立足综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鼓励贫富兼采,实现中低品位磷矿精选富集产业化。湖北宜化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联合设计的60万吨/年中低品位重介质选矿加双反浮选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将入选磷矿的五氧化二磷含量由20%提高到30%以上,富贫矿入选比达到1∶7,使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目前业内一个新动向是,一些企业正在购买一些品位较低的贫矿,为今后储备资源。为此,磷肥协会正在引导全行业乃至社会各方力量研究矿山开采和选矿技术,以实现贫矿合理利用。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磷矿出口,同时大力鼓励进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资源。今年以来,已有企业开始进口磷矿,这说明我国进口磷矿已成为可能。但目前价格仍是制约磷矿进口的重要因素,如摩洛哥32%品位磷矿,目前离岸价约45美元/吨,加上约35美元/吨的海运费及相关税费,到中国相关港口价已达80美元/吨以上,这个价格国内企业难以承受。为此,磷肥协会正在研究鼓励磷矿进口措施,如近期正在与国家有关部门商讨能否减免相关进口税收,从政策方面鼓励磷矿进口。作者: 王笑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