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评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石化业涨价之忧:不涨价是等死,涨价是找死?
http://www.ampcn.com 2005-4-27 14:55:03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能源紧张的压力传导向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进而传至消费价格指数,带来通胀压力。

能源价格上涨、投资、物价,再度成为舆论热点。而第一大行业化工业,是否已经以及以何种方式把高油价传递到下游,是否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成为专家困惑和争论焦点之一。

 

继本月4日美国纽交所原油期货价格升至57美元/桶,创下年度新高后,20日稍作喘息的原油价格忽复疯狂,回升50美元之上。

面对躁动油价,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把涂料业正在经历的危机,向其上级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下称中国石化协会)进行反映。

这个未来3年市场需求远高出10亿平方米,发展潜力极大的化工行业,一场成本上涨而售价不升导致的危机,正在爆发。

今年1月,国际涂料原料多次涨价后再次上调,2月份,国内最大涂料生产基地之一广东,终禁不住成本上涨压力,宣布提价。然因涂料销售大多直面大众,且需求弹性较大,希冀上调售价以抵消成本压力,并不为大众接受。成本高企、需求不旺,双重价格铁钳下,涂料业危机日重。

记者从中国石化协会获得数据显示,中国涂料业2005年2月工业总产值比1月大降22%。1、2月平均销售利润率9.5%,比去年同期14%下降4.5个百分点,降幅高达32%。而与利润率下降相对应,销售成本与去年同比则猛升35%。

“不涨价是等死,涨价是找死。”一位涂料公司经理说。

记者致电中国涂料协会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大涂料企业尚能承受原料上涨而售价不升对利润空间的挤压。小企业如入寒冬,涂料业洗牌已然开局。”

庆幸的是,整体中国化工业在投资需求持续旺盛拉动下,日子远比涂料业好过。但持续高油价传至化工业并经一段时期延滞后,效果开始从整个行业利润率下滑中得以体现。

化工业面对局面是如此尴尬,一方面,只有下游产业或消费者能够有效承接化工产品价格上涨之压力,化工业才不会受损于高油价。但若价格传至消费领域,推高CPI(消费价格指数),将有导致通货膨胀之危险。

另一方面,如若自身消化成本压力,则部分盈利能力较弱企业将难逃出局厄运。

第一大产业受制能源高压

中国石化工业协会分析师蔡恩明为记者提供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完成总产值2.425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15.8%。实现利润2700亿元,占全国工业29.7%。利税总额2889亿元,占全国工业24.6%。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中,仅化学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一万亿元。

而实际上,早在2003年,我国工业结构就发生明显变化,正式进入以石油和化学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化”阶段。

中国石化协会信息部主任冯世良接受媒体采访指出,去年石化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但同时,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主要集中在煤、电、油等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紧张,以及价格上涨推动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

由于以原油等为直接原料,化工行业对油价变动反应极为敏感。中信证券研究报告分析认为,以30美元/桶为界限,国际油价低于该点,对橡胶、塑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等主要化工产品利润增加均有帮助。而超过该点后,企业利润会被逐渐侵蚀。在目前油价高企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不容乐观。

事实上,中国化工行业已是相当幸运。自2004年底至今持续高油价过程中,本应承受巨大成本压力的化工企业,却适逢全球化工行业周期波峰。在化工产品高价格之下,却保持着超过20%的旺盛的需求。中国石化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化工产品工业总产值增幅均超过20%,最低21%,最高达到189%。而成品产销率基本在90%以上,可见需求依然强劲。

然而,危机暗伏亦不应忽视。高油价吞噬化工业盈利能力,已经显露。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幅度不同,但几大类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增幅均明显小于成本上涨幅度。利润率增长更有限甚至下跌。

例如,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前两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而成本却上升30%,利润增幅仅两个百分点。而其中,合成橡胶利润更下跌4个百分点。

天然橡胶销售收入增长30%,而成本上升33%,利润增幅仅1.7个百分点。其中,被欧美强烈抵制的出口胶鞋,利润原本只有8.5%,今年前两月再降2个百分点,降幅近25%。而汽车业需求旺盛的轮胎,利润率也有下降。

化肥行业,由于发改委公布化肥最高限价1650元/吨,同时对农民予以农资补贴,方保证化肥利润稳定,销售收入、成本同比均增长31%左右,但利润仍微跌0.4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需求拉动已无法完全抵消成本上升的压力。

争辩:PPI是否影响CPI

20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能源价格上涨、投资、物价,再度成为舆论热点。而第一大行业化工业,是否已经以及以何种方式把高油价传递到下游,是否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成为专家困惑和争论焦点之一。

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认为,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仍处于很高水平,虽然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上涨较温和,但不能掉以轻心。而对于CPI上涨,郑京平表示,“确实存在一些不利的方面。”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还很高,达到10.1%。国际原油价格仍在高位振荡,造成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对CPI有影响。但郑京平强调,上游产品在固定资产投资、市政建设之间有一个自我循环,所以,上游产品价格要往下游传导比较困难。


有分析认为,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向CPI传导效率非常低,前者的涨幅只有15%至25%能够传递至后者。

也有专家认为,连续上涨两年且涨幅明显高于CPI的PPI,可能已经传导进入CPI,只是被某些表象遮蔽没有被认识。例如,某些行业竞争充分、技术成熟、产品供过于求,没有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就有可能是PPI传递至CPI形成对价格的支撑。

发改委主任马凯不久前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则坦承,今年宏观调控难度可能大于去年。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今年CPI涨幅在4%左右。发改委发布的控制物价上涨通知也认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后,对下游的传导开始显现,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接受采访时认为,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大问题。一方面,国内经济扩张对生产资料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以石油、铁矿石等为代表,国际市场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都处在涨势之中,对中国必然发生传导。

但陈东琪个人认为,国际市场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全年“前高后低”。因此,国内上半年价格压力大一些,下半年会有所缓解。

破坏性调整迫近

针对化工行业PPI是否向CPI传递,中国石化协会副秘书长、资深化工专家杨伟长认为:“化工产业链很长,能够有效消化PPI向下传递的压力。”几大化工行业利润率趋缓,就体现了自身在挤压盈利空间,消化成本上升压力。

杨伟长说,不同产品要做具体分析。例如,胶鞋、涂料一类,产业链中间环节少,直接面对消费者,转移、吸收成本压力能力很弱。例如轮胎、家电用塑料、建筑用化工建材,成本压力可以和汽车、家电、房地产行业逐级共同消化。

另外,化工产品虽然“无所不在”,但在相当多领域所占比例并不大,就算有价格传递下去,也不足以引起价格大幅变动。例如汽车,主要受钢铁价格影响,影响房地产的是水泥、钢铁、地价等,化工产品所占比重不大。

社科院工经所李钢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国内化工业中石油化工(以石油为原料)所占比重仅20%,高油价对化工业整体价格影响“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大”。高油价对成品油领域影响最为显著。而化工领域,煤化工比重更大一些,煤价格变动影响更大。

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经济学家陈乃醒接受采访时认为,消费领域商品供应充足、消费者收入不足、对化工类产品需求弹性大,价格因素十分敏感,所以化工产品导致消费品价格过快增长压力不大。

而上游产品进入固定投资领域后,价格要传递到消费领域,短期也较困难。

和很多见解不同,陈乃醒认为价格无法有效传递,经济同样蕴藏很大风险。成本过高、销售不畅,将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恶化,“某些竞争充分、利润率本就不高的行业,将面临破坏性调整”。通过市场力量淘汰一批竞争能力差的企业。

李钢证实,化工行业在国际上属于利润率较高行业,而国内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盈利水平较差,抵御成本压力能力很弱。利润空间压缩后,某些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

企业倒闭过多,将影响就业。居民收入不足,需求不旺,消化上游高成本能力就更差,形成恶性循环。陈乃醒建议,作为“重工业化”时代的有益补充,发展轻工业,在重工业出现暂时问题时,轻工业可以吸收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

中国石化协会蔡恩明认为,如果高油价继续持续,成本上涨必定逐渐渗透至消费领域。届时,爆发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还是存在的。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破解近来甲醇价格涨势之猛? (2006-9-5)
·三聚氰胺拟在建项目缘何搁浅? (2006-9-4)
·山西省煤炭经济运行的三大现状 (2006-7-28)
·国家政策是真正的惠农吗? (2006-7-17)
·控释肥市场李逵遭李鬼真假难辨 (2006-7-10)
·中国农药市场需求量有望以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 (2006-7-10)
·透视高油价背后的政治因素 (2006-5-23)
·原油涨价之路究竟还有多长 (2005-7-1)
·石化业涨价之忧:不涨价是等死,涨价是找死? (2005-4-27)
·农资企业评说油价上涨 能源连环涨价可能引发尿素出口 (2005-4-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