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农资市场 > 正文

观点碰撞:经销商门槛应否抬高?


农资网 2013年1月16日 16:17 来源:农资导报

近期,农业部公布了2012年七大假劣农资典型案件。在打假工作中对农资流通环节的监管一直是重点,但究竟是前管还是后管却存在争议。所谓前管就是抬高入行门槛。

    正方  抬高是必须的    因应农资流通领域的新变化,提高农资经销商的行业准入门槛已是刻不容缓。
    近些年,农业生产领域频频发生的肥害、药害事件与经销商尤其是基层零售商的农技素质欠缺大有干系。农资市场放开以后,大量不具备相关农化知识的业外人士进入农资领域,这一点特别在直接面对终端农户的零售商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农资是一种高度物技结合的产品,使用方法和产品本身一样重要。根据统计,在相当比例的农业生产事故中,要么是由于经销商推荐了不适当的产品,要么是在使用上没有给予农民以正确的指导。
    另外,假劣农资之所以能一路绿灯走到田间地头,很大程度上也与基层零售商辨假识假能力欠缺或法律观念淡薄有关。目前在基层市场,农资产品种类繁多,一些冠以高科技概念的产品更是让人如坠云里雾里,这些无疑对经销商的农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农资经销商是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一支重要的力量,从规范农资流通秩序、保障农产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有必要提升经销商的市场准入门槛,除了原有的资金和硬件设施的要求以外,还应该对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经考核获得资质后方可允许上岗。

    因应农资流通领域的新变化,提高农资经销商的行业准入门槛已是刻不容缓。    近些年,农业生产领域频频发生的肥害、药害事件与经销商尤其是基层零售商的农技素质欠缺大有干系。农资市场放开以后,大量不具备相关农化知识的业外人士进入农资领域,这一点特别在直接面对终端农户的零售商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农资是一种高度物技结合的产品,使用方法和产品本身一样重要。根据统计,在相当比例的农业生产事故中,要么是由于经销商推荐了不适当的产品,要么是在使用上没有给予农民以正确的指导。    另外,假劣农资之所以能一路绿灯走到田间地头,很大程度上也与基层零售商辨假识假能力欠缺或法律观念淡薄有关。目前在基层市场,农资产品种类繁多,一些冠以高科技概念的产品更是让人如坠云里雾里,这些无疑对经销商的农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农资经销商是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一支重要的力量,从规范农资流通秩序、保障农产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有必要提升经销商的市场准入门槛,除了原有的资金和硬件设施的要求以外,还应该对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技能提出明确的要求,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经考核获得资质后方可允许上岗。

    反方  只是表面文章
   

    农资领域现在暴露出来的诸如假劣抬头、质量纠纷等问题,主要矛盾并不在农资经营者素质高低上,而是出在市场监管不力上。治理假冒伪劣,治本之策是要从生产企业源头进行严格监管,严禁不合格的农资流入市场。而一些农业生产事故之所以屡有发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突出的因素在于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是由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现状所决定的。经销商作为农资商品的销售者,在科学种田上,他们其实并不是决定性力量。归根结底,科学施肥、科学用药还是要寄希望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目前看,抬高经销商准入门槛可能是弊大于利。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带来的公平竞争,为农资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正面效果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可以预料,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收紧准入条件,一方面会窒息市场活力,不利于行业进步;另一方面,行政力量的介入会给权力寻租创造空间,滋生腐败。()

(作者:吴言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