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肥销售的因素
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步伐趋缓,出口增速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低于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创近5年新低。化肥产业在进入7月后,逐步下滑,市场价格在上半年相对高的价位回调,企业效益下滑。
供大于求仍是化肥全行业当前的主要危机。产能增加:去年年底全国二铵产能是1763万吨,而今年建成投产的磷酸二铵装置预计新增产量接近300万吨,截止到2012年底,预计磷酸二铵产能将达到2091万吨,过剩压力加剧。
产量增长:今年1-6月份二铵产量为687.71万吨,去年1-6月份产量为 617.09万吨,同比增长11.44%。6-10月份国内产量约550万吨以上,秋季二铵可供应量超过450万吨,但国内秋季市场实际需求仅约250万吨,供大于求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出口量大幅下降:今年出口关税调整后,出口量明显降低,预计今年磷酸二铵出口量约300万吨,较去年减少100万吨。由于出口价格低,磷肥出口基本不盈利。
产能增加、产量增长、出口减少,严重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当前各厂家的主要精力放在中原市场的秋销上,11月后主攻一季市场,因此,过冬的压力可能更大。
生产成本增长的压力。肥企磷矿石、硫磺、电价等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人工成本也逐年提高。单从主要原料看,今年二铵较去年同期成本上涨约300元/吨。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不强,上半年氮肥的飙升已经吞噬了上调粮价的收益,所以对于其他化肥的施用,农民无奈只能维持最低量。因此,磷铵难逃价跌量缩,欲与磷矿同步涨价无疑是难上加难的。国家统计局出台的1-5月统计数据表明,磷复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下降到3.8%,较去年全年行业平均利润率5.3%有明显下滑,磷铵骨干企业效益更是大幅下滑。
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农资市场存在乱象,此前的很长时间及未来相当长阶段内,市场仍然会是一个无序竞争的状态。特别表现在复合肥,更为普遍。由于准入门槛低,造成目前复混肥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引发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农作物受灾等影响农民购肥积极性。
近几年,当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越来越差,今年尤其突出。过去每年至少种两季庄稼,现在很多地区只种一季了,而且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因人工值钱,种小麦收益低,河北、西北不少地方秋季不种,留作来年种春玉米、花生等效益好的作物,导致秋季用肥量减少。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国内各地的受灾情况严重,除了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玉米受到粘虫灾害的影响出现减产,今年山东、河南地区玉米播种期干旱严重,江浙等地区受到台风灾害。粮食、棉花等受灾减产又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也受影响,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企业自我突破积极应对
经济萧条对企业而言是最困难的考验之一,各大企业纷纷强化自身来应对困境。以六国化工为例,他们采用五措施应对市场:1.强化产品质量与服务。与其盲目猜想或消极等待,倒不如拿出最大诚意提供实质保障。2.开展新型肥料技术创新。推进单质化肥和传统化肥的改性、增效,实现肥料品种差异化,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作物需求,走出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的泥潭。3.大力开辟新兴市场。4.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传统化肥产品,向精细化工、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拓展。5.紧跟行情灵活应对。根据各销区各区域的市场特点,及时灵活采取不同应对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