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种子市场 > 正文

湖南着力打造现代农作物种业强省


农资网 2011年5月11日 09:51 来源:湖南日报

省农业厅厅长 田家贵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 《意见》的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业进入了产业升级的新阶段,开启了我国由种业大国走向种业强国的新征程。

  蓝图已绘就,关键是心无旁骛抓落实。湖南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作物种业大省。发展现代种业,既是我省做大做强种子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国家种业安全的应尽之责。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种业科研、制种、推广等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种子产业,努力打造现代农作物种业强省。具体来讲,“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在提升 “四个能力”、落实“三项措施”上下功夫。

  提升“四个能力”,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服务能力建设,筑牢我省现代种业发展基础。

  第一,在新品种选育上实现大突破。近年来,我省加大了新品种选育创新和引进筛选力度,在水稻、棉花、油菜、西瓜、辣椒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保持国际、国内领先地位。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稻研发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正在向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攻关; “湘杂棉”、 “湘杂油”、湘研辣椒系列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我省品种选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品种选育同质化比较严重,一些重点品种的选育亟待突破,特别是缺乏能与泰国媲美的优质杂交稻品种;棉花高抗枯黄萎病、抗高温耐湿品种也有待加强研发和推广。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十二五”期间,一是要进一步抓好超级稻研究攻关,选育出5~10个高效、高产、安全、优质、高抗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实现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水稻、棉花、油菜、蔬菜杂交品种选育上寻求新突破,巩固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和应用的领先地位。三是要积极稳妥地利用生物化学手段和植物转基因技术,选育出1~2个高抗棉花枯黄萎病品种。四要加强种业的国际合作,加大引进优质新种质资源、育种新材料、优质高产新品种力度,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200个以上,并以杂交水稻为重点,积极推进省内种子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第二,在良种生产能力上实现大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重点建设了一批品种改良中心、检测中心和良繁基地,进一步提升了种子产业水平。但从全省来看,种子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集约化程度不高、机械化水平低;受气候和市场双重影响,优良品种种子生产难度和风险加大,特别是“两系”杂交早稻种子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合理规划优势制种区域布局,加快推进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使主要农作物良种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重点建设5大区域7个连片共80万亩种子生产基地;实现杂交棉制种基地由棉花主产区向周边优势产区转移,建立5万亩稳定的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基地;在省内生产条件优越的区域建立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万亩。同时,积极探索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制种技术,探索农村新型制种模式(制种专业合作社),确保全省水稻、棉花、油菜、玉米、蔬菜、果用瓜等作物良种种子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8000万公斤提高到1亿公斤,基本满足全省农业生产区域化、良种化、优质化的需要。

  第三,在骨干种业龙头培育上实现大跨越。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省培育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其中,隆平高科作为全国种业第一强,占有全国杂交水稻种子25%的市场,每年有大量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国际市场,种业收入近10亿元。同时,亚华种业、金健种业、洞庭种业等种子企业也享有盛誉。但与跨国企业相比,我省种子企业规模小、科研投入不足、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在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种子企业,关键是按照国务院《意见》精神,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推进农作物种业资源整合,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打造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推进种业资源整合的同时,“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实施农作物种子品种、品质、品牌提升战略。一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选育一批优良新品种;二是加强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种子品质;三是加强企业管理能力建设,打造湖南种子名牌。争取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1个,年销售收入5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进一步提升湖南种业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四,在市场监管和服务上实现大提质。近年来,我省按照《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强化地方立法,逐步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的现代种业管理机制,强化种业管理与调控,使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更加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权益得到合法维护。特别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体系,2010年,全省储备了140多万公斤杂交水稻种子和200万公斤杂交油菜、玉米等其他主要农作物种子,提高了应对救灾备荒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和服务力度,推进现代种业资源、市场信息和服务网络一体化建设,提高新品种展示、市场营销、行政执法、质量检测以及宏观调控水平。一是切实抓好种子生产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围绕种子生产领域的各质量控制环节,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搞好亲本种子的纯度控制工作;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和执法力度,开展经常性的种子生产经营检查活动;加快落实品种退出制度,对于存在明显的性状缺陷,或已不生产的品种要坚决退出。二是加强种子交易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长沙隆平国际种业发展交易中心,主要包括大型种子交易中心及展示中心,种子中转配送仓储物流中心,种子科技研发中心,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等。三是加强种子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田间检验技术和种子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实现DNA快速检测和转基因种子检测体系。四是加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力度。进一步完善省、市、县配套的种子救灾备荒应急储备制度,保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建设,是推进种业创新和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带有长期性、紧迫性、根本性的艰巨任务,必须切实强化基础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我省现代种业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要抓好“三项措施”的落实。

  一是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并结合湖南实际,配套完善优惠政策。重点是继续对大中型种子加工中心技术改造的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对生产两系杂交稻种子制种企业给予一定的两系制种补贴;全面推行种子生产保险制度。同时,大力推进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间多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着重培育2~3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特大型种业集团。


  二是推进管理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充实种子管理部门职能,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省、市、县层层成立种业体系建设的协调小组。省里还成立以袁隆平、官春云院士为首的种业体系建设专家顾问组。同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各级种子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

  三是加大种业发展投入。坚持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幅度增加全省种业体系建设的投入。根据国家种业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选准重大建设项目,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加大对现代种业发展投入,安排种业体系建设财政专项经费,建立种业育种基金、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涉农上市公司积极参与种业体系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现代种业建设。

( 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