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植保资讯 > 正文

广西省2009年早稻前期主要病虫发生概况及中后期发生趋势


农资网 2009年6月1日 16:2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
一、早稻前期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受暖冬气候影响,我区春播春种进度比去年同期稍快。载止522日统计,全区早稻种植面积1466.55万亩,占计划种植的101.21%,与去年基本持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期大多偏早至接近上年,病害的流行期偏早。进入5月中旬后,水稻生长陆续进入分蘖盛期,部分早插田已进入幼穗分化期,加上频繁的雨日,水稻部分病虫偏重发生。

       1、稻叶瘟  发生程度13)级,发生程度同比持平,发生面积同比偏少,但在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稻区和历史性常发病区同比偏重。4月上旬初开始发病,始见期比去年偏早;5月中旬后陆续进入流行期,比上年偏早。防城等51个县(市、区)5月中旬调查,病叶率一般1.1%~9.2%,病指5.7~12.0;局部田块病叶率、病指分别高达64.0%~98.0% 38.4~72.0。百色市部分稻区病叶率高达31.8%,各类型田的加权平均病值达3.4,同比增2.84个百分点;永福县发生面积达4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0%,同比增2万亩,发生重的稻田病指高达36.072.0    

        2、稻纹枯病  发生程度12)级。始见期桂南为4月下旬,桂北为5月上旬,接近去年,流行期偏早。目前桂东南部分稻区病情已进入流行期,病丛率一般8%~20%,高的40%~60%。桂北稻区则为发生始期,病丛率一般为1.5%8.0%

        3、稻飞虱  发生程度24)级,发生偏早,发生程度同比持平。重发区在沿海大部、桂南部分及桂中、桂北的局部。其发生特点为迁入早、峰次多。

    测灯监测 始见期比上年早,迁入峰偏早。始见期出现在2月中旬初,214日,宜州市测灯下已诱到稻飞虱,属偏早发生年,诱虫量比上年第一峰诱虫量明显偏多,215日为稻飞虱灯下高峰日,诱虫量104头,其中褐飞虱占46.15%3月中旬末,我区出现小范围迁入过程,主降区为沿海大部及桂东南、桂中局部。4月底到5254~6日、8~10日,灯下连续出现3个小高峰,范围较广,虫量不大。统计32个县511日~15日灯下诱虫总量40256头,比上年同期少57.6%,褐飞虱比例占26.1%,比上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

   田间动态   2月底防城区及龙州县调查,田间已出现稻飞虱,且前期虫量偏多,3月底4月初沿海局部早插田已经有一定虫口密度。3月底调查:钦北区局部早插田块百丛虫量一般4060头,高的300400头。4月底调查:钦南区达标面积已占种植面积15%,百丛虫量一般10001200头,高的20002400头;百株卵虫量一般5001000粒,局部高达9000粒以上。钦北区达标面积2万亩,占种植面积6.7%,百丛虫量一般6001100头,局部高的达3800头;百株卵量一般15002300粒,局部高的达4000粒。5月中旬防城等51个县(市、区)调查,发生面积196.3万亩,同比减少15.3%。在桂南大部及桂中、桂西北部分稻区,随着稻飞虱不断迁入和田间卵粒孵化,田间密度上升迅猛,部分稻区已达大发生程度。百丛虫量一般11502708头,高的31006286头,部分田块高达万头以上,以若虫为主。防治过后,田块百丛虫量一般185350头,高的510812头,仅少数田块在防治指标以上;部分稻区卵量较高,百株一般260740粒,最高达1272粒。

       4、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24)级,发生早,比上年、常年提早,发生程度比上年同期(大发生年)偏轻,比常年略重。重发区在沿海大部及桂南、桂西南、桂西北的局部和桂北的北部稻区。据防城等51个县(市、区)调查: 4月上旬初桂南部分稻区发生已较重,百丛幼虫量一般为70~200头,局部高达410~460头,以低龄幼虫为主。5月中旬调查,桂南大部及桂中、桂北的局部稻区,亩蛾量一般367~1659头,高的2001~5654头,局部田块达8333~10253头;部分稻区卵量和幼虫量较高,百丛卵量一般48~150粒,高的374~835粒;百丛幼虫一般56~150头,高的341~712头。沿海稻区发生较重,合浦县发生面积已达10万亩,占种植面积45%,大发生面积4万亩,部分田块卷叶率已超过50%,发生严重的田块百丛幼虫量一般300~600头,高达900~1800头。

       5、三化螟  发生程度2级,比去年同期偏轻,但在桂中局部及右江河谷大部稻区发生有所回升。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中大部、右江河谷及桂南、桂东北及桂西南历史性发生区的局部稻区。桂南始见期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中,桂中桂北在4月中旬。目前田间第一代三化螟亩残虫量一般16~300头,高的338~846头,局部高的达1207~8467头;早插田枯心率一般0.1%~0.9%,高的1.2%~10.0%

此外,水稻叶水蝇、二化螟、稻象甲、稻蓟马、稻根结线虫、稻蝗在局部稻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预计全区早稻中后期病虫为中等偏重程度局部大发生。

        1、稻瘟病  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历史性发生区穗颈瘟流行几率较大。发生面积380万亩,发生主要区域为桂东北、桂东南的历史性发生区及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稻区。叶瘟流行盛期将持续至6月下旬末;穗颈瘟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初。

      2、稻纹枯病  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全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850万亩。水稻孕穗至灌浆期为流行高峰期。

       3、稻飞虱  预计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发生面积1000万亩。发生盛期在6月至7月上旬,其中6月上中旬为发生高峰。全区普遍发生。

      4、稻纵卷叶螟  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70万亩。为害盛期在6月上、中旬。全区普遍发生。

      5、三化螟  预计全区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的主要区域为桂东北、桂中大部及右江河谷、桂南部分稻区。发生面积280万亩。第二代蚁螟盛期在6月上旬末至7月中旬。

      6、鼠害  预计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

       7、二化螟  预计轻发生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

    三、监控意见

       1、深入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大对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实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指导防治。

        2、及时汇报,准确发布情报。各地要将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并准确地发布病虫情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发布病虫信息,加快病虫预警信息的传递,提高病虫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传递速度和覆盖率,指导病虫防治工作。

        3、明确主攻对象、适时防治。6月份是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段,就全区而言,主攻对象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穗颈瘟、稻纹枯病,特别是要抓好稻飞虱防治工作。对稻叶水蝇、稻象甲、稻蝽蟓、水稻赤枯病、稻胡麻叶斑病的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各地植保部门要因地制宜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农民群众做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4、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1)合理施肥、科学用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防止禾苗徒长、贪青,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2)在螟虫成虫盛发期,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化学药剂防治,大力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低残留对口农药。施药时要用足药量,每亩兑水150斤左右为宜,喷施要均匀。防治稻瘟病宜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等;防治稻纹枯病宜选用井岗霉素、爱苗、纹枯净;防治稻飞虱宜选用敌敌畏、扑虱灵、吡蚜酮等;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宜选用杀虫双、敌敌畏、巴沙、甲基阿维菌素等,稻纵卷叶螟重发区推广氯虫苯甲酰胺(康宽)。

        5、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关键防治时期在6月上、中旬,受雨季影响较大,防治难度加大,各地在指导开展防治工作后要注意及时检查防治效果,对防治效果欠佳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