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宏观经济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磷化工产业亟待依托资源提升竞争力
http://www.ampcn.com 2007-4-25 12:20:05 信息来源:新华网 浏览:

作为我国磷资源大省,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在磷矿采选、磷酸盐产品,特别是磷复肥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业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专家指出,依托资源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贵州磷化工产业应在加强资源保护、促进循环经济的前提下,区别制定子产业的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竞争实力。
  --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现状

  在磷矿、硫铁矿、煤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明显。目前贵州已经查明的磷矿资源储量26.88亿吨,工业储量25.56亿吨,基础储量7.13亿吨,磷矿资源质优量大,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开阳和瓮福两矿区富矿占全国磷矿富矿储量近一半。磷矿一级品(P2O5>30%)资源储量仅为3.70亿吨,主要分布在开阳洋水磷矿区。P2O5品位25%-30%的磷矿资源储量5.40亿吨,主要分布在瓮福磷矿区。P2O5品位25%以上的磷矿资源储量合计为9.11亿-11.5亿吨,占全国该品级资源储量的1/4。开阳、瓮福两地的这部分优质磷矿既是贵州发展湿法磷酸,生产高浓度磷复肥和湿法磷酸盐产品的磷资源基础,更是这两大类优势产品在国内外拥有强势竞争力的根本依托。织金磷矿区有资源储量14.90亿吨,P2O5平均品位一般为16.43%-18.51%,近期开发尚有待于进一步勘探查明磷矿储量、质量及其伴生元素的加工、回收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而确定。

  贵州省查明硫铁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位,但迄今为止,全省基本上没有一个正规的硫铁矿开采企业,冶炼烟气制硫酸能力也只有3万吨/年。目前,省内所需硫铁矿和硫磺均需从省外购进,硫铁矿制酸装置基本上改用硫磺制酸,长期依赖进口硫磺的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

  贵州省煤炭累计探明储量至少达499.94亿吨以上,保有储量492.12亿吨以上,居全国第五位。贵州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后备储量大,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炼焦煤基地和无烟煤基地。贵州煤炭资源不但量大质优,而且煤种齐全。既有适合各种现代新型、高效煤气化炉实现煤制气生产合成氨、甲醇以及通过甲醇转化制烯烃的烟煤、无烟煤,更有发展炼焦化工所必须的主焦煤、气煤、肥煤和瘦煤。

  随着贵州在国内能够占有优势地位的又一新兴支柱--高浓度磷复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商品液氨的配套供应便成为贵州省煤、磷化工两大支柱产业互动发展的纽带。预计2010年高浓度磷复肥产能将达700万吨,需配套合成氨150万吨。

  贵州磷化工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一个品种比较齐全、高浓度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加工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形成贵阳地区(息烽-开阳-贵阳)和黔南地区(龙里-贵定、瓮安-福泉-都匀)两个磷化工工业带。主要产品有磷矿石、磷矿砂、磷矿粉、普钙、钙镁磷肥等二十余种。目前贵州磷铵、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生产能力在国内举足轻重,在国际磷酸盐行业中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高浓度磷肥从无到有,现已占全省磷肥比例80%,磷铵生产能力及产量居全国第一,技术创新能力也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开阳磷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工业化生产脱氟磷酸三钙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企业,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贵州剑峰化工股份公司的三聚磷酸钠产品、产量及各项经济指标在国内位居前列。

  --贵州磷化工产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偏低,是贵州磷化工做强做精的主要障碍。与国外和国内先进省区相比,贵州磷化工产业总规模和集中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多数中小磷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初级、装置规模小、技术落后,企业经济实力差,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差等突出问题。三个大型磷复肥企业呈三足鼎立之势,并未结成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贵州省的磷矿和高浓度磷复肥发展很快,但磷的深加工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却相对迟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磷深加工产品的发展,是今后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是磷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采及合理利用任重道远。磷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从市场需求平衡看,中远期,我国的磷资源将有较大缺口。随着国家《矿产资源法》的贯彻执行,乱采滥挖现象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违法、越界采矿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即便是正式获得开采许可证的若干小矿山,由于装备落后,开采方法原始,管理混乱,采易丢难,采富弃贫,资源采出率低下造成的资源浪费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在利用方面,富矿优质优用,中低品位矿配矿或富集利用,更是贵州磷化工产业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环保治理及"三废"利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迫于维护生态环境愈来愈严格的要求,众多企业已普遍意识到"不是企业消除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的严峻形势。磷化工产业属于大量消耗资源,大量产生废弃物的行业,"三废"治理欠帐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

  --贵州发展磷化工产业应实施六大战略

  目前,我国大量的磷矿资源是用于磷复肥的生产。传统肥料存在着流失严重,氮磷钾利用率偏低的情况,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对世界磷酸盐强势企业产业格局的研究表明,全世界80%的磷矿石用于生产化肥,只有20%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而80%用于生产化肥产生的效益仅占20%,用于生产精细化工的20%产生的效益却占到80%。有关专家指出,贵州磷化工产业不应走扩大生产规模、大量消耗有限资源求发展的老路,而应对优势磷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磷精细化工产品,加强磷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重点发展磷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做好碘回收、有机磷复肥研发等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区别性地实施六大战略,力争形成以磷肥和关联精细磷化工并举的产业格局。

  一是优势磷资源保护战略。

  开阳磷矿是我国最富的磷矿资源,是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就可用于湿法加工的宝贵资源,可开发利用的优质矿石储量较大,建设投资较少,生产成本较低。除开磷集团矿业公司为大型矿山之外,该矿区尚有数十家具有不同背景的矿山业主在分割资源,进行中小规模开采。近年,经矿山秩序整顿,滥采乱挖现象虽已得到一定遏制,但中小矿山采矿技术水平低、装备投资不到位,磷矿采出率低、贫化损失率高,损失浪费宝贵资源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贵州不少企业在采矿中存在采富弃贫现象,在使用上也存在着高质低用的问题。专家为此建议,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采用行政立法和经济制约手段,使优质磷矿资源开发(探矿权、采矿权)迅速向规模化、现代化大矿倾斜、转移,应是贵州省优势磷资源保护的长远大计。同时,建议尽快研发适应不同矿源的中低品位磷矿的选矿技术与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中低品位磷矿的选矿及其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避免资源浪费。

  二是做大做强做精高浓度磷复肥优势产业战略。

  贵州省高浓度磷复肥在磷肥中的比重已达80%,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在国内已经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巩固贵州省高浓度磷复肥优势,"十一五"期间,必须继续坚持沿着"做大、做强、做精"的方向发展。开磷集团,按照其"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主要着重做大,完成开阳大水新园区DAP120万吨/年,MAP40万吨/年项目,息烽中华开磷60万吨/年DAP、20万吨/年MAP项目;第二、三步再通过精细磷化工的发展,把企业做强、把产品做精。

  三是扩大湿法磷酸优势战略。

  由于采用优质磷矿、磷精矿和硫磺作原料,贵州省湿法磷酸及其净化所得的磷酸质量好,某些杂质(砷及重金属等)的含量甚至低于热法磷酸。完全有条件替代热法磷酸用作某些工业级、饲料级磷化工产品的原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依托湿法磷酸净化应能成为贵州磷化工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是提升黄磷竞争实力战略。

  黄磷是发展精细磷化工的基础产品。专家建议,贵州必须整合优势资源,向"矿、磷、电"结合、"矿、磷、电、化"结合的方向发展,鼓励电力行业整合黄磷产业;对黄磷企业组织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促进和支持在开阳、瓮安等黄磷集中产区建设水电站和燃煤电厂,实行点对点直接供电,实现"磷、电 "联营,允许黄磷企业直接向电厂购电,电网提供过网优惠。

  根据黄磷市场的国内外供需平衡形势,再考虑这个省黄磷用矿的长远供给能力。专家建议贵州省内不能再新建黄磷企业,现有黄磷生产企业也不得再布新点。对那些远离原材料供应地、规模小、布局分散的黄磷企业通过差别电价和峰、谷优惠电价等宏观调控措施逐步淘汰;对具备磷、电、煤资源组合优势,布局相对集中的企业通过产权、使用权的合理整合,构建热法磷化工及其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平台。

  五是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大量的三废排放是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瓶颈"。黄磷炉尾气含CO高达90%,是进行羰基合成生产甲酸、醋酸、碳酸二甲酯等产品最好、最廉价的原料。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少量利用之外,绝大多数是点燃火炬燃烧直接排放。这既浪费了能源,又增加了温室气体CO2排放。每生产1吨黄磷就要排出大约9吨磷渣,磷渣量大,堆存占地,有损生态景观。若全省黄磷年产量按20万吨计,则黄磷炉渣年排放量为180万吨。黄磷炉渣的主要成分应是生产建材的原料。目前,除少数企业少量用于生产硅钙肥外卖,用作水泥掺合料外送之外,绝大多数是多处占地堆放,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更造成了不必要的污染。

  有关专家认为,只有加大三废综合利用力度,贵州省磷化工产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十一五"期间,应大力强化磷化工企业三废综合利用,特别是加强黄磷尾气、炉渣,磷石膏、氟回收等综合利用。

  六是整合企业,实施精细磷化工突破战略。

  当前,贵州省绝大多数磷化工企业小而分散,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很难实施精细磷化工的开发、创新和突破。要扭转贵州省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落后的局面,首先必须加大企业组织结构整合、调整的力度,通过资产重组、合并、合作、租赁、承包等办法,使有经济实力的大型骨干企业成为精细磷化工研发、创新、突破的核心和主体。同时应改变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机制。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磷化工产业亟待依托资源提升竞争力 (2007-4-25)
  ·发改委拟编制电煤价格指数 暂在内部试运行 (2007-4-25)
  ·二季度煤价将稳中略涨 (2007-4-25)
  ·煤炭新政将拉动我国煤价上扬 (2007-4-16)
  ·《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2007-4-12)
  ·煤化工:高利润下潜藏危机 (2007-4-3)
  ·煤化工高热呼唤理性回归 (2007-4-3)
  ·煤炭价格小幅“退热” (2007-3-23)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展望 (2007-3-22)
  ·2007年煤炭价格走势及行业发展建议 (2007-3-2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