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候及境内外虫源等因素影响,稻飞虱前期发生呈现始迁入较常年早、迁入虫量大、迁入面广、田间虫量高的特点。据市气象预报,我市夏季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干旱偏重、局地暴雨洪涝突出,6-8月有5-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时段在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后期。气候条件总体对稻飞虱的迁入和发生较为有利。各区县应当切实加大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力度,准确掌握发生动态,适时召开会商,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大面积防控工作的开展,防止大面积暴发成灾。
一、当前发生动态
截止6月15日,稻飞虱在31个区县发生,发生区县数比上年同期多6个,发生面积179.2万亩次,同比增125.52万亩次,增234%;田间平均百丛虫量653.4头,为上年同期的5.77倍,渝东南、渝南、渝中等地迁入虫量大,为近10年之最,平均百丛虫量为历史大发生年份(2012年)的0.8倍。彭水、綦江、秀山、南川、开州、丰都、江津平均百丛虫量3568头、1680头、1081头、1000头、1220头、983头、764头,是上年同期的8.4~82倍。
二、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我市农作物品种布局、栽培制度、历年和当前发生情况、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预计稻飞虱总体发生程度4级,其中:渝西部、渝东北部发生程度2-3级,局部4级;渝南部、渝中部发生程度为4-5级,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左右,若气象条件适宜,发生面积将达600万亩(次)左右,重点防控时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
三、防治建议
抓住关键防治时期,采取“压前控后”“控白压褐”的策略,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白背飞虱防控关键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褐飞虱防控关键期为7月下旬-8月上旬。对达到防治指标(前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及时防治。防治建议:虫量较低田块可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苦参碱、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三氟苯嘧啶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