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热门: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价格
首页 > 种子市场 > 正文

看当前中国种业发展潜力


农资网 2011年3月15日 11:58 来源:农资导报 【

作为中国8000多家种子公司中的出类拔萃者,种业类上市公司业绩乏善可陈。位居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中国却没有一家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种子企业。不过,这正符合资本市场“潜伏”的逻辑:低才有提升空间。2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更让人们对这个领域充满期待。

 研发营销水平低下

 “我到过世界很多地方,有些原以为很落后的国家,耕作水平都比中国高。”隆平高科总裁刘石表示,在他还是杜邦先锋公司中国负责人时,他发现国际上通行的玉米单粒播种做法,在中国还没有开始。手工播种,农民习惯每穴播2~3粒,如果播一粒而没有发芽,就要补种。补种的玉米苗长出来时,周围玉米苗已很强壮,导致补种苗争光争肥能力不强,所以农民宁可多播几粒,然后再间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玉米种发芽率低。

 国内玉米种发芽率为85%,国际是95%。“这中间的差距不是10%,而是3倍。”刘石表示,客户关注的是不合格率、残次率。高发芽率的种子可以单粒播种,不但节省了种子,更关键的是节省了间苗成本,并与农业机械化耕作、集约化要求相适应。中国农业讲究精耕细作,但目前劳动力资源日渐紧缺,各地均涌现种粮大户,耕作面积可达几百亩。国内制种业显然没有跟上节奏。

 经销商大多租了铺面等顾客上门,销售时间是播种前大约三个月时间。其实,种子行业销售目标明确,每个农户每年都要买种子,由于已习惯“坐商”制,在产品销售出去之后,也缺少后续服务。

 传统种子行业一直采取低价格、低利润率的营销模式,价格战让种业毛利率最高只有20%多。再加上过去10多年来种子供大于求,只有个别公司和厂商赚到了钱。

 附加服务支撑高价格

 “低水平的竞争是没有价值的。”刘石认为,这也是国内种子行业利润不高的原因之一。同时,农户也没有得到好处,“低水平竞争的另一面是提供的服务不够。”

 杜邦先锋的玉米种子价格是市场价的3倍。刘石表示,杜邦先锋的目标是先为农户创造价值,如果农户获得的收益远大于种子的支出,当然会选择看起来价格高的种子。

 刘石认为,农户掌握的技术较少,而种子表现又受气候、病虫灾害影响很大。在这方面,种子公司就可以发挥帮扶指导作用,并在使用化肥农药方面给予指导。一系列附加服务提高了农户忠诚度,使得农户、经销商、种子公司都能得到良好收益,从而支撑了种子的高价格。

 种子公司集中主业

 跨国种业的快速增长表明,在农业领域也可以大把赚钱。国内企业以之为榜样,开始提升制种水准。从2009年开始已有国产玉米品种推广单粒播种,现在销售单粒播种种子的国内企业已经很多。同时,国内种子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定位,退出副业并着力做大。隆平高科2010年退出房地产行业和二级市场投资,并尝试控股山西屯玉。今年年初,隆平高科与法国利马格兰集团调整合作关系,开始了新的运作。丰乐种业2010年剥离了房地产业务,重新将经营重点放到种子和农化业务上。

 中国市场上种子成本占耕种成本的比例约为7%,而美国占18%,过去十年未变。最近几年政策利好不断,除发放良种补贴外,政府还将对种子研发和骨干企业进行扶持。政府计划提高粮食总产量,而耕地面积到2020年将缩小3%~4%,这意味单产必须提高。资料显示,种子改良占到农业增产比例的60%,其他40%来自耕作技术和化肥的使用等。目前化肥使用在增产上的潜力已发挥到极致,推广优良品种被寄予厚望。中国种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玉米水稻最具优势

 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对饲料的需求大幅提高。据了解,玉米产量的80%进入饲料行业,而国内对动物蛋白需求的增幅远高于玉米产量的增幅,这就是玉米价格增幅高于大豆、小麦、水稻的原因。玉米产量也远远超过水稻、小麦,这就使得农民种植玉米热情较高。

 国内大田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大豆的国际地位基本不再;小麦单产多年变化不大,小麦种业竞争激烈且毛利较低;最据商业价值的即为玉米和水稻种业,且玉米和水稻新品种对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很大,这也是国内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制种的原因。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万向德农都涉足玉米种业,隆平高科和大北农属于新兵,而隆平高科、丰乐种业、大北农同时涉足水稻。

 种子企业涉足玉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和东北,单一产品可以推广的面积很大,易产生规模效应。水稻从海南岛到黑龙江都有种植,区域小气候迥然不同,单一品种销量有限。不过,水稻制种是中国最有优势的领域,企业有向国际扩张的机会。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举报】 【关闭】【责任编辑:YanBO】
相关资讯
行情按地区分类
推荐信息
专题信息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2004-2009©版权所有: 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