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种子市场 >> 正文
国内化肥市场每日走势评述
国内尿素市场动态简报
对现代种子企业发展方略的思考
http://www.ampcn.com 2005-3-8 15:31:40 浏览: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最基本部分,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部分,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特别是种子已成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商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的增产增收,种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依据本人多年工作的经历及分析目前种子行业的某些现象,对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构想,以资探讨。 
1、我国种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种子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以国营种子公司为主体,虽然过去它曾对推广普及良种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从前以企代政,以政护企的运作,限制了自然、经济、技术等优势的充分发挥,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WTO的加入,中国种业必须清除陈旧观念,改变老化的体制,增强企业活力。面对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金融资本进入并整合种子行业和国外种子公司的大举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种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挑战和竞争,同时机遇也摆在了中国种业人的面前。未来种业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生物技术工程、人才、品种、营销和以种子为基本出发点的农业生产链等方面。未来中国种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行业指导,更加需要品种创新,更加需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家的远见、胆识。
2、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种子企业
以全新的观念、超前的意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育、产、销一体化的国际型种子公司。种子工程的实施已经构造了中国种业育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框架。这种发展框架的配置可以由国营种子转制,以产权入股形式或同种科研单位联合而成。另一方面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引导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大专院校和跨行业的金融和工业资本,本着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的原则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种业集团。国家对新型的现代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特别在科学育种方面,以提高与国外竞争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3、现代种业竞争力的构想
3.1 科研为本,注重生物技术的应用
一个种子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就是科技产品的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等,农业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国际种业巨头之间高科技竞争的制商点。种子企业应把生物技术创新和应用作为育种手段,重点突破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并获得保护。企业应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充实和加强科研一线,增加科研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出新、优品种,重奖出优秀成果的科研人员。
3.2 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的核心
人才的竞争将是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人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通过人才的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岗位责任考核制度,实行量化管理;以鼓励增产、增收为前提的奖惩制度;对提供种质资源、技术成果、市场信息、以及质量和管理意见有成绩者,按利润分成制度等。同时,将人才以股权形式纳入企业资产中,以发挥其更大的优势。 
3.3 完善的现代化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营销体系是企业向高层次发展的必备条件。现代营销理念包含着品牌、规模、效益、质量、服务、网络等等意识。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为特征的农业集成过程。创品牌和规模效益,针对农村和农民实际,不断的提高抢占市场份额。品牌是种子营销载体,也是企业宗旨、产品质量、客户信誉的形象表征。在国际竞争日益国内化的市场前提下,国内种子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导入CI工程,提高知名度,营造中国种业知名品牌,势在必行。同时,应采取不同作物种类和不同目标市场细分.使用不同注册商标的策略以降低市场风险。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是市场经济规律,也是种子企业制胜的关键。服务理念将由产品经营转变为服务经营。销售好的产品,提供给农民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分析产品市场,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等,以提高企业的信誉。网络管销势必要走入中国种子市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会打破营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市场竞争科学化、有序化。引入CS战略,结合我国国情健全种子经营策略和方法。
3.4 加入到农业产业价值链中,全方位提高竞争力
未来种业的竞争是立体化的全方位的竞争。农业产品消费将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方向。种子做为农业生产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曾被忽视了在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前种子企业只注重种子市场的开发和建设。导入农业产业链概念,从战略角度去分析和判断未来种业竞争的走向。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实行的定单农业、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方式等等,也正是农业产业链的具体体现。部分种子企业已经参与到了农业产业链中去,以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发表评论】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相关信息
·明年农民该种啥 (2006-9-20)
·新形势下中国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6-8-30)
·论中国种子企业的兼并与联合 (2006-8-30)
·中国种子产业形势和前景 (2006-8-30)
·我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子产业化 (2006-8-30)
·我国应打造民族种业“航母” (2006-8-30)
·蔬菜种子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6-8-30)
·农民对今秋麦种供应有“四盼” (2006-8-30)
·明年种子企业与行政部门“分家” (2006-8-30)
·安徽马鞍山种子上涨 化肥下降 农药持平 (2006-7-1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