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农资网
 文 章 阅 读
 
信 息 检 索
 
中国暂停六大国际贸易商进口?

更新时间:2003/8/20 13:11:53  文章来源:中国农资网 浏览次数:6419
 
     
    进口大豆滞港后又一风波: 

    离岸检疫方式弊端丛生 中国暂停六大国际贸易商进口? 
     
    由进口程序违规引发的滞港风波尚未平息,8月8日,中国大豆进口问题再掀波澜:因对华销售的美国及南美大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决定不同程度取消6家国际贸易商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向中国装运大豆的资格。 
     
  市场相信正式禁令不日即将下达,但上述说法并未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确认。 
     
  经侧面证实,出现在国家质检总局“黑名单”上的国际供货商包括:邦吉(美国大豆)、路易达孚(美国大豆)、托福(美国、阿根廷大豆)、嘉吉(巴西、阿根廷大豆)、来宝(阿根廷大豆)、全农(美国大豆)。 
     
  该消息一出,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价飙升,9月大豆上涨60元报2748元/吨,11月大豆上涨31元报2437元/吨。 
     
    积怨爆发? 
     
  作为大豆进口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市场的供应者,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享受着中国大豆进口需求暴涨带来的利益。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月~6月,中国进口大豆1015万吨,同比增长2.1倍;进口额25.5亿美元,同比增加305%。其中,从美国进口628万吨,占总量的62%,超过2000年~2002年我国全年从美国进口量541万、573万和461万吨的数字。从巴西和阿根廷分别进口254和132万吨,占25%和13%。 
     
  上半年,仅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金额就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以上。 
     
  一家名列“黑名单”的企业称,8月7日,中国质检总局邀请美、巴、阿三国使馆相关官员参加一个紧急会议,通报了植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将采取的控制措施。 
     
  美国政府反应最为强烈,称此举系中国试图暂时禁止大豆进口。美国首席农业谈判代表艾伦·约翰逊甚至于次日公开警告,中国官员必须迅速解决此事,以免市场受到影响。约翰逊称,美国农业部官员将于下周访华,而中国农业部长也将于今后几周访问华盛顿,两国互访可能是解决大豆争议的一个机会。 
     
  目前,美国正面临大豆收获季节;而许多南美洲的大豆货轮正在驶往中国的途中。 
     
  阿根廷政府方面于本月11日向中国递交有关材料,证明对华装运的大豆符合中国的卫生要求,希望以此避免其17船总计70万吨的大豆被禁止进港。 
     
  “实际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格林期货首席分析师于军礼说,“现在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历史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总爆发。” 
     
  他举例指出,最近深圳港待检的一船进口大豆杂质含量就超标7倍。而以往进口大豆中也时有铁片、石块含量超标,更严重的是一些货品中掺杂假高粱等恶性杂草。 
     
  实际上,上月初中国方面就已向巴西有关部门投诉今年进口的巴西大豆存在质量问题:在一艘巴西船上发现大豆水分超标、混杂泥土且杀虫剂含量过高,而另外一船大豆发现了可以致癌的黄曲霉毒素。 
     
  “这些公司依仗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坚持采用离案检疫方式,按到岸价出口,”于军说,“如果大豆质量有问题,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实际上都转嫁给了国内的加工厂,而且难以排除其中存在恶意。”他表示,我们国家一直希望能把检验检疫手续前移到出口国,由检验检疫部门派员在当地进行质检,将有问题的货品事先排除。 
     
    大豆政策之困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上述决定将会对国内大豆及相关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造成油厂采购成本增加,并由此拉升饲料、养殖业豆粕成本,同时引发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上扬。 
     
  而今年大豆进口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除过加工能力的急剧扩张外,另一方面是因企业担心转基因管理措施可能导致进口大豆短缺,普遍提高周转库存。 
     
  实际上,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近来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缓解国内大豆供求矛盾:7月11日,农业部宣布从7月21日起开始受理9月20日后到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的相关文件;随后不到一周,国家发改委宣布集中抛售8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 
     
  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测算,国内油厂的压榨能力今年将超过5700万吨,而我国大豆的年产量却一直在1600万吨左右徘徊;抛售80万吨储备大豆相对于4000多万吨的缺口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目前,全国日榨油量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72家,按照这个数字,80万吨仅能维持这些企业十几天消耗。 
     
  据一知情人士透露,6家被停后,实际上目前只有三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对中国进行正常大豆贸易。这位人士担心:如果把这6家差不多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排除在外,中国选择的余地将更小,受控于国外的几率更大,因为从事大豆贸易的国际粮商并不多,全球约20家左右。 
     
  一家饲料行业上市公司的业务负责人更指出,当前政策在操作层面上面临不少现实问题。 
     
  在转基因产品进口暂行条例规定下,进口大豆必须先向质检总局申请进口安全许可证,该许可证批下来的时间是一个月左右,而在申请时,须将国外供应商名单一同递交,这意味着,当国内企业进口一单大豆时,国外出口商实际上已经提前一个月知道肯定能做这笔出口生意。 
     
  国内进口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边签合同边申请进口安全许可证,这样虽可避免受制于外方,但显然又违反了质检总局的规定。直接结果就是货船滞港。滞港费一天1.5万元,一艘船滞港时间最长达到一个月。而这些滞港费由进口商付给外商,外商再付给船公司。 
     
    大油厂受益 

    但是进口大豆的这些油厂并不会受太大影响。因为进口额度有限,国内需求量缺口在这儿,只要手中有许可证,至少可保证不赔钱。 
     
  而中小油厂根本不具备进口大豆的能力。目前进口一单大豆基本上都是5万吨(一船)的规模,以一天加工大豆200吨的中型油厂为例,按每月开工25天计,一个月加工能力只有5000吨,国际市场行情瞬息在变,囤货过多不现实。 
     
  过去油厂可以从贸易商手中买大豆,转基因安全条例出台后,申请进口许可要求必须具备处理能力,以保证进口大豆符合国家的转基因安全,这导致贸易商实际上被排除资格,而进口大豆在国内流通也违反该条例。大量中小油厂只能改去榨菜籽、棉籽。 
     
  最终结果是,油厂越来越集中,市场控制在大油厂手中。由于掌握着豆粕原料,油厂甚至在期货市场做多,拼命买进豆粕期货。过去两个月,美国芝加哥期货每吨下跌40美元,而国内大连期货豆粕价格不跌反涨,从2000元/吨涨到2300/吨。以豆粕为原料的国内饲料企业已经岌岌可危。 
     
  “我们希望保护3000万豆农,实际上是大的榨油厂得利。”这位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而这些油厂半数是与外商合资。“全国总的榨油能力是一天15万吨,新加坡威尔马在中国投资的义海公司,一家就日产3.7万吨。” 

  来源:WTO信息查询中心 
 
* 本信息仅供用户参考 *
编辑:小何 欢迎投稿!
讨论:我有不同看法打印本页
 相 关 文 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