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农资网
 文 章 阅 读
 
信 息 检 索
 
条形码技术

更新时间:2004/1/29 22:09:13  文章来源:中国农资网 浏览次数:8166

    条码技术(bar code)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1.条形码的一般情况 
    
    条形码技术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大量、快速信息采集技术,能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的技术。 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的编码技术、条形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开端技术。 (1)什么是条形码。条形码简称条码,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条码隐含着数字信息、字母信息、标志信息、符号信息,主要用以表示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种类等,是全世界通用的商品代码的表示方法。 (2)条码构成。是一组黑白相间的条纹,这种条纹由若干个黑白的“条”和白色的“空”的单元所组成,其中,黑色条对光的反射率低而白色的空对光的反射率高,再加上条与空的宽度不同,就能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收效果,在光电转换设备上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形成了可以传输的电子信息。由于光的运动速度极快,所以,可以准确无误地对运动中的条码予以识别。条码的字符结构如下图所示。

                            空白区
                            起始字符
                            数据字符
                            校验字符
                            终止字符
                            空白区
 
    2.EAN条码及我国通用商品条码
    
    EAN条码是国际上通用的通用商品代码,我国通用商品条码标准也采用EAN条码结构。主版是由13位数字及相应的条码符号组成,在较小的商品上也采用8位数字码及其相应的条码符号。

    (1)前缀码。由三位数字组成,是国家的代码,我国为690,是国际物品编码会统一决定的。

    (2)制造厂商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我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并统一注册,一厂一码。

    (3)商品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表示每个制造厂商的商品,由厂商确定,可标识十万种商品。

    (4)校验码。由一位数字组成,用以校验前面各码的正误。


    3.条码识别装置

    条码识别采用各种光电扫描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笔扫描器。似笔形的手持小型扫描器。

    (2)台式扫描器。固定的扫描装置,手持带有条码的卡片或证件在扫描器上移动,完成扫描。

    (3)手持式扫描器。能手持作用和移动使用的较大的扫描器,用于静态物品扫描。 

    (4)固定式光电及激光快速扫描器。是由光学扫描器和光电转换器组成。是现在物流领域应用较多的固定式扫描设备,安装在物品运动的通道边,对物品进行逐个扫描。 
    
    各种扫描设备都和后续的电光转换、信息信号放大及与计算机联机形成完整的扫描阅读系统,完成了电子信息的采集。

    4.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

    条码在物流中的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销售信息系统(POS系统)。在商品上贴上条码就能快速、准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销售和配送管理。其过程为,对销售商品进行结算时,通过光电扫描读取并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然后输进收款机,收款后开出收据,同时,通过计算机处理,掌握进、销、存的数据。
    
    (2)库存系统。在库存物资上应用条码技术,尤其是规格包装、集装、托盘货物上,入库时自动扫描并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库存的信息,并输出入库区位、货架、货位的指令,出库程序则和POS系统条码应用一样。
    
    (3)分货拣选系统。在配送方式和仓库出货时,采用分货、拣选方式,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货物,利用条码技术便可自动进行分货拣选,并实现有关的管理。其过程如下:
    
    中心接到若干个配送订货要求,将若干订货汇总,每一品种汇总成批后,按批发出所在条码的拣货标签,拣货人员到库中将标签帖于每件商品上并取出用自动分拣机分货,分货机始端的扫描器对处于运动状态分货机上货物扫描,一是确认所拣出货物是否正确,另一方面识读条码上用户标记,指令商品在确定的分支分流,到达各用户的配送货位,完成分货拣选作业。
 
 
* 本信息仅供用户参考 *
编辑:小何 欢迎投稿!
讨论:我有不同看法打印本页
 相 关 文 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栏目导航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B2B
2004-2009©版权所有:农资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农资网保留一切权利
客户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术支持:0371-63563137